从辽宁清原县城通往红河大峡谷漂流景区的路只有一条,但景区对社会的反辐射途径却不只一条,有助产业繁荣的兴县之路,有助农民增收的精准扶贫之路,也有助行业融合的拉动之路。

  日前,辽宁清原红河峡谷漂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德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域旅游时代很可能会给红河大峡谷带来一次爆发,一次积蓄了14年能量的爆发。

  红河漂流的全域旅游观

  按《指导意见》精神理解,全域旅游是一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业变革,这次变革来源于旅游市场的需求。对红河漂流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准确了解市场需求、构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体系。

  红河漂流14年,特色很鲜明,短板也很突出。

  景区认识到自己与华东五市、海南、云南等旅游业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小,这种差距体现在产品单一、综合配套服务水平、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以及旅游综合收入等各个方面。

  杨德全表示,作为辽宁清原地区的旅游龙头就要把头带好,充分挖掘、释放品牌的吸引力,进而使生态旅游这张牌打得更响,“这是我这辈子要干明白的一件事。”

  红河漂流的成功之处,在于打造了一个成熟的户外漂流品牌,为未来储备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今年开业一周接待4万游客,同比增长100%,“水上过山车”、“自然大冲浪”、“万人泼水节”这些品牌概念已被游客广泛认可。

  未来,红河漂流将充分利用漂流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建立适合开发景区资源的产品体系,告别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杨德全认为景区下一步要做的是如何实现增速、增效、增值,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红河峡谷里的绿水青山成就了红河漂流品牌,红河峡谷里的空气、森林、河滩、岩石也可能会演化为品牌产品,这一点可以通过市场来验证。”

  产业融合,扶贫富民

  在全域旅游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杨德全对此的理解是:旅游企业做好全域旅游的前提是,需解读好国家大力倡导全域旅游的意义所在,从大局出发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时刻与国家的要求保持一致。

  第一,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红河未来的产品体系主打的仍是生态旅游牌,即“红河+生态”;

  第二,与体育产业的融合。景区先后承办国内、国际户外漂流大赛;开发建设徒步穿越大峡谷、越野车挑战、峡谷溜索项目,实现 “红河+体育”;

  第三,牵头成立旅游协会,吸纳农家乐、山庄、农户、养殖户为会员,制定行业标准,既提高乡村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又通过游客消费资源扩大了销售渠道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红河+农业”;

  第四,核心区域免费向农民开放,接纳周边120余户农民售卖食品。一个漂流季人均收入两至三万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实现了“红河+扶贫”;

  第五,景区年均安置就业500人,游客形成的消费资源促进了清原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按照整体规模估算,每年约有1万余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实现了“红河+就业”;

  第六,修建有1600个停车位的自驾游游客停车场,为自驾游市场增长提供保障,实现了“红河+交通”;

  第七,与辽宁北方广电传媒集团合作 “红河大峡谷音乐季”,为生态旅游注入了文化元素,实现了“红河+文化”。

  在红河的带动下,周边建起了民俗村、狩猎小镇、竹筏漂流、玉龙溪、筐子沟等休闲度假景点,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开发成旅游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旅游饭”。而红河模式也得到国家的认可,红河漂流获得国家首个“旅游扶贫示范调研基地”、“全国‘景区带村’扶贫示范项目”等荣誉。

  一保二传三创新

  全域旅游的形成有两个关键点,产品体系是基础、产业体系是支撑。红河的生态产品源于自然环境,红河的人文产品取自绿水青山。

  14年不失吸引力,不缺新鲜感,景区成功之处在于做了三项具体工作,即一保、二传、三创新。

  一保,保的是生态环境。有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才有了今天四季自然生态产品的开发,实现了生态旅游经济的循环发展,虽然在这项工作中景区增加成本投入、损失效益,甚至错失一些经济利益可观项目的开发合作,但是红河的原始生态环境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这对红河的未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传,重视生态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意义在于给人以改变,企业认为生态文化就是人进入生态环境后产生一些变化,像漂流,素不相识的游客在漂流过程中回归自然,相互嬉戏玩耍,释放压力,游客在快乐互动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更会有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涌现,可以说红河漂流赋予了漂流文化的生命力、是企业社会价值创造力的源泉。

  三创新,创新升级产品体系。对于红河漂流而言,产品体系是一个大概念,包含着漂流河道、生态环境、设施设备、运营流程、员工队伍、配套项目、营销推广等,一环套一环。

  红河大峡谷漂流景区旨在做好产品体系,谋求社会资源的产业融合,在全域旅游的进程中共同发展,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