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习总书记的这段话,电视剧《医者仁心》编剧徐萌深有体会。在创作中,他曾几年在医院里“下生活”,“在医患冲突激烈、社会对医生群体充满误解的情况下,努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把医生群体的信仰揭示出来”。徐萌说。

  《当代》杂志这两年发表的《最温暖的寒夜》《花河》等长篇小说,体现了当今社会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真实命运。“我们希望推出那些能涤荡心灵、展示民族文化精髓的作品。”杂志社社长杨新岚说。

  “我们是作家与人民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作品品质优劣、导向正确与否的研判者、审读者,大众阅读的引导者。”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这样解读“出版人”这个职业。

  如何用艺术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广大文艺工作者这样回答:在笔下、镜头中、角色里,描绘的任何一个情节、一个形象、一个细节,都应透着理想,透着价值判断——把追求真善美作为文艺的永恒价值,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主旋律,聚焦实现中国梦时代主题,更加自觉自信地高扬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大力弘扬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