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

  把防骗和打击的端口前移,以有效预防和即时“熔断”为主,可谓抓住了治理电信诈骗的“牛鼻子”。

  日前,上海浦东公安分局芦潮港派出所接分局指挥中心指令,称在辖区内有一电信诈骗潜在被害人张怡(化名)。民警在接报后一小时内给张怡拨打了38通电话,“真假警察同时与被害人通话”,最终成功阻止该起电信诈骗。

  “你们是哪里的警察?我刚刚还和陈警官通了电话,你们不会是骗子吧?”面对民警的劝阻,张怡却怀疑地反问。殊不知,自己早已掉入了电信诈骗的“经典套路”。好在,上海公安提前预警、及时干预、有始有终,才避免了损失发生。这背后,有执法责任心和耐心的展现,也有治理电信诈骗思路的转变。

  近几年,经由媒体挖掘、报道的各式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教训颇多。然而,最近一份统计数据的结果,却让人难言乐观: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国网络诈骗的举报数量增长了17.6%,人均损失增长了52.2%。面对“疯狂的诈骗”,个体层面的警惕防范必不可少,但关键还在于执法部门打击治理层面的持续加码。

  在这样的语境下,不难发现,“一小时内拨打38通电话”就不只是警方责任心的显现。事实上,能够成功阻止此次电信诈骗,更依赖于上海公安部门对电信诈骗治理思路的转变——从“事后处置”转化为“事先预警”,运用多种科技和信息手段,分析出受电信诈骗威胁的“高危人群”,并建机立制,即时发现、通报和干预。也就是说,正义和责任跑在了犯罪前面。

  无独有偶,去年7月,一则“上海奉贤一女子误信诈骗电话,民警挨家挨户敲门找人、多次劝说”的新闻,也曾引发关注。

  把更多“看不见”的工夫花在平时,把防骗和打击的端口前移,以有效预防和即时“熔断”为主,可谓抓住了治理电信诈骗的“牛鼻子”。接下来,各地公安部门不妨结合地方实际,对受骗“易感”人群进行筛选,建立起类似的防范和响应机制。只有畅通渠道,理顺机制,让骗子不容易“下口”,让受害者能够及时抽身,电信诈骗的悲剧才会有效减少。

  当然也要看到,个案的成功固然可喜,电信诈骗整体局面的好转更为可贵。因此,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只能是进行时,不会是完成时。可以预料,面对公安部门的治理升级,骗子同样可能会“升级换代”、寻求突围。这也给相关执法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依靠法治和耐心精治的基础上,有效联合起公众、社会各责任主体实现共治,值得继续努力探索。

  □林风(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