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北京,正是一年春风得意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国产首台套10万立方米等级空分装置用空气压缩机组(下称“10万空分”)产品鉴定会如期举行。来自11名国内外流体机械、汽轮机等专业知名专家对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和杭州汽轮机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产品——“10万空分”进行了鉴定。专家们给出的鉴定结论是:机组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机组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黄鹂指出,“10万空分”的成功研制是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又一历史性突破,为中国能源行业提供了强大的中国“芯”。

  十年磨一剑

  剑指核心技术

  空分压缩机是实现空气分离氧气和氮气的一套装置,而“10万空分”机组是指能力为每小时制造氧气量为10万标准立方米的设备,被业内专家称为是空分装置“心脏”,相当于能源行业的“芯片”。“10万空分”机组不仅技术复杂而且难度极高,被称之为行业技术上的“珠穆朗玛峰”。在沈鼓集团之前,只有德国两家企业拥有此技术。“10万空分”机组广泛应用于大石化、大炼油、大煤化工领域,市场需求强劲。在沈鼓集团产生该产品之前,德国产品完全垄断了中国市场。

  本世纪初,沈鼓集团从日本引进空分压缩机单元技术。但也是从那时起,沈鼓集团开始了国产化研发之路,很快成功实现由“1万空分”向“4万空分”“5万空分”的大步迈进,也产生了影响全国的“五朵金花”劳模群体。2009年,因深刻洞察到未来市场会有强劲的大空分压缩机需求,沈鼓集团开始了通过自主研发向行业“珠穆朗玛峰”——“10万空分”进军。

  近10年奋斗,不惧数不胜数的挫折,专注于自主研发,沈鼓集团坚信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核心技术,组成了17个攻关小组,经过深入研究开发,并扎实努力不断向目标迈进。此外,他们敢于投入巨资用于项目研发,如仅制作样机就花费1300万元,建立国家能源大型装备实验中心投入达7亿元,建立蒸汽供给系统投入了2亿元……仅过程实验就持续了8个月,无数次的参数检验,不断校正不断更新,实验能源消耗就高达2000万元。

  “10万空分”机组是奋斗出来的,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深有感触地说。

  矢志不渝创新

  实现历史性跨越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研发。

  坚持技术创新让沈鼓集团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大国重器”,也让沈鼓集团成为世界第三家掌握“10万空分”机组核心技术的企业。

  沈鼓集团副总工程师、“10万空分”项目主要负责人汪创华认为,从“4万空分”向“10万空分”迈进,不仅仅是规模,更主要是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加复杂更加高端。因为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0%,要实现“10万空分”机组每小时制造氧气量达到10万标准立方米能力,需要气体介质达50万立方米每小时,要求机器更大,如离心叶轮直径要达2.2米,整个机器直径也要达到7.8米,需要用轴流式超大流量压缩机组,这在技术上非常难以实现的,堪称世界级难题。

  而沈鼓集团则创造性实现了数个技术突破,带来了的是国产化历史性的突破——先后攻克了大轮毂比高效叶轮设计、转子动力学分析、机组装置成套设计、轴流+离心共轴空分压缩机组+多轴多级齿轮组装式增压机设计等一系列结构、性能难题;开发了专用于空压机的大毂比三元流动叶轮基本级,专用于组装式增压机小毂比三元流动半开式和闭式叶轮基本级;开发了先进的压缩机组智能控制系统,首次在国内实现了轴流+离心压缩机共轴性能匹配。正是有了这些技术突破,才让8米长29吨重转子装配后静力作用下变形量不超过10微米;实施智能化自动适应环境技术,可随时适应在-40℃到30℃范围内、在四季和早晚复杂大气环境的变化……

  百亿元市场

  强劲中国“芯”

  4月27日,戴继双收到了一份关于“10万空分”机组设备市场需求报告。报告显示,未来中国将有近百台(套)“10万空分”需求,也就是近百亿元市场。

  “掌握核心技术之前,百亿元市场对我们就是一个梦。如今我们拥有核心技术了,这个梦就可化为订单。”戴继双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机组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企业而言就是核心技术掌握,就拥有了获得订单的资格。

  而另一个方面,掌握核心技术就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道防线。有了像掌握核心技术的沈鼓集团这样的企业,中国制造就有强大的中国“芯”,中国就不会受制于人,并沦落到任人宰割地步!“10万空分”机组通过专家鉴定会上,原机械工业协会总工程师隋永滨发言时指出。

  事实上,沈鼓集团“10万空分”机组效应已经显现:德国一家公司在沈鼓集团产品制造突破之前,卖给中国一家公司一套“10万空分”机组报价是1.8亿元;而当另一家企业招标时,因沈鼓集团参与投标,这家德国公司报价便降低到1.2亿元;确定沈鼓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后,沈鼓集团与德国这家公司一同参与中国第三家企业招标,这次这家德国公司报价降低到8000万元。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