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讯(记者 战婉青)送报、扫地、投篮……昨日,沈阳市60所中小学144支代表队汇聚在沈阳科学宫,学生们带着“机器人搭档”各显神通。
沈阳市科协、沈阳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昨日举行,比赛分为机器人足球赛、创意大赛、工程挑战赛等环节。
小学生建“社区机器人” 为“爷爷奶奶”送报
“老头子,咱家以后不用再下楼取报了。”比赛现场,一对年轻的“爷爷奶奶”指着小区里的三台机器人笑呵呵地说。
这是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兴趣班的六名小朋友设计的社区机器人,他们都是一年级的学生。“爷爷奶奶”也是由小朋友扮演的,三名小朋友模拟和操作“机器人”给各个楼层送报纸。“运输机器人”负责将报纸送往各个楼层,再由“升降机器人”把报纸送往每户门前。
望湖路小学带队老师李老师介绍,这次创意赛是以“爱老”为主题,学生们冒出10多种创意,最后定下来“社区机器人”。
记者在机器人全能挑战展示区看到,一个小机器人正在悠闲地行走,遇到高的障碍物,就顺利绕过,如果接触到特定障碍物则会伸出触手,将特定物搬回出发地。
浑南新区第一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刘津为已经参加过六次机器人比赛了,其中有两次是国家级的。“我六年级就参加这个比赛了,对编程和操作数据很感兴趣。”刘津为称,虽然现在功课多了,但他还是会继续参加这种比赛,并希望能参加国际性大赛。每完成一项任务,刘津为都得重新配置机器人的装备,“别看只是简单的投篮和过桥,每走一步都要经过复杂的机械传动和系统配置。”
动手搭建机器人将给物理和几何打基础
创意竞赛组的评委张舟老师介绍,这次比赛中的几个小组发挥了创新的特点,将机器人应用更好地融入生活,比如给社区送报的“社区机器人”和能除雪扫垃圾的“洁净机器人”,都是很好的创意典型。
张舟老师表示,年级越小的孩子创意越奇特,一旦经过老师或者家长的点拨很可能就是发明创造,而且亲手搭建机器人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为将来学习物理和几何打下基础,因为很多零件的装配和设计都得依靠基础物理学才能搞定。
沈阳市科技协会的负责人介绍,这次比赛将根据分数评选出优秀作品,后期根据专家组探讨确定入围辽宁机器人大赛的作品和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