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昨晚在兰州举行颁奖典礼,原本是一台发生在西北的电影盛会,却因为这个西北汉子的离去而被吹散了喜悦和激情。
78岁的张贤亮留给中国电影史的财富,也注定因为这个夜晚的悲喜碰撞而更加深刻,令人唏嘘。
《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说:上世纪90年代专访张贤亮,那时候他六十多岁,很瘦但很精神睿智。他站起来,还问我他像不像一头狮子。张贤亮的文字是同时代作家作品中最优秀之一,包括梁晓声、张抗抗在内的知青文学,莫言代表的乡土文学,他们都是站在张贤亮这一辈人的肩膀上成长的。
张贤亮
点燃了中国先锋文学
第一把火
张贤亮,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1955年后定居宁夏。《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作品在中国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他创办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作品拍摄基地。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读中学时他就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被划为“右派”,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他是和王蒙、丛维熙等著名作家同时代的写作者。1979年之后,张贤亮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拐点的重要作家之一,点燃了中国先锋文学第一把火。
张贤亮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一亿六》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散文集有《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小说编余》《追求智慧》《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等。
张贤亮有9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包括《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和《河的子孙》。其作品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国际上也有广泛影响。
张贤亮主要作品解读
小说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本书讲述了从劳改队相识的“我”与“她”的爱情故事,是系列中篇《唯物论者启示录》中的一部分,作者企图通过九部中篇来完整地“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的全过程。
《绿化树》
《绿化树》是张贤亮198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作者声称《绿化树》是作者拟写的《唯物论者启示录》中的一部,小说写一位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章永麟,被打成右派,遭受迫害。但他出于生存的本能,想方设法填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