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一河两岸、河城共建”已成为承载城市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一河两岸”未来的发展,沈阳规划部门提出要把浑南主城与浑北主城“缝合”成城市的新纽带。那么,沈阳究竟怎样“缝合”浑河两岸,两岸交通联系又将有怎样的大手笔呢?1月23日,记者就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现状:跨河通道密度低 

  1月23日,记者在浑河沿线采访中发现,现状跨河通道密度低,缺少互通。目前跨河通道17座(1座铁路桥),平均间距3.0公里,相对密度较低。仅6座为互通式跨河通道,桥头互通受限,青年桥等中心区段跨河通道交通量已趋于饱和。同时,目前浑河缺少跨河步行桥,连接两岸的慢行系统几乎没有。

  未来:两岸交通将成局部循环

  尽管一河两岸的总体规划还未最后制定,但对于两岸交通,相关部门已经给出建设思路,那就是使浑河两岸通过二环路、大堤路、滨堤路,形成两条东西向沿河大通道,并利用跨河桥形成局部循环,“缝合”南北,有力支撑浑南、浑北主城区一体化建设。 

  据介绍,浑河中部核心区段指的是,长大铁路桥至长安桥之间,目前这一区域有7座跨河通道,未来将增加到10座,其密度由现在的不到2公里一座缩小到接近1公里一座。据了解,目前已有两座桥确定了位置,其中一座将由南塔街过河南接沈营路,另一座为和平大街南延跨河。

  根据此前沈阳城市建设想法,未来几年,沈阳将陆续建成中央大街桥、金阳通道、南塔通道、天坛通道、文溯桥、东塔桥、长安桥等7座跨河桥梁和隧道,不久的将来,沈阳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跨河通道将达到26座,浑河核心区段有望实现“一公里一桥”。

  规划:增加更多功能性

  除了两岸交通的提升外,增加浑河“缝合”力的另一方法是增加浑河的城市功能。从今年开始,处在金廊和银带交汇处的沈阳新世界博览馆的投入使用,为会展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新建的拥有40片足球场的沈阳哥德杯足球公园,为沈阳举办大型国际足球赛事提供了场地。

  据介绍,浑河沿线目前还预留东塔、满融、中德装备园等城市副中心。其中,东塔定位为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特色,将建成以商务商业、科技研发和多元文化为主导功能的城市东部副中心;满融是国际交流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新中心;中德装备园是“中德工业4.0”战略合作实验区。这些新城中心将成为城市核心职能的重要载体,“一河两岸”将逐步形成层级合理、分工明确、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城市中心体系。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