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晚报讯(记者 吕佳)“赶不上了,赶不上了!”昨日16时,前往佳木斯出差的方俊提着大包小裹的行李急匆匆地往北站长途客运站赶,谁知到了客运站却见平时拥挤的站台异常冷清,他拿出车票根本没用排队就直接上了一辆双层卧铺车。“脱鞋上车”,开了3年长途车的李师傅提示着车上仅有的8位乘客,表情无奈且复杂。
陕西延安“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原本就已进入运营瓶颈期的双层卧铺长途车的日子更加艰难了。沈阳晚报记者特地对卧铺车市场、经营企业和乘客进行了调查采访,了解到李师傅“复杂表情”里蕴藏的原因……
客量:“出事”后,客量减少3到5成
方俊平时也常坐“沈阳—佳木斯”的双层卧铺客车,但从没遇到过这么少乘客的时候。司机李师傅说:“‘出事’后客量一下减少了30%—50%,很多人都觉得不安全,其实这……哎,本来这两年就不好干,除了暑运、‘十一’和春运时客流较多,其他月份市场都很淡,现在可好,一趟车就这么几个人!说来你都不信,一个同事跑‘沈阳—深圳’全程只有一个客人!”
李师傅告诉记者,这趟到佳木斯的车16:30发车,第二天早晨5点到,一共3个司机,单程的高速费约1100元,油钱约1600元,而原本330元的车票打5折卖,全车8个乘客共卖出1320元,算上司机的工资,跑一趟要赔很多钱。
记者了解到,这趟车共有3个司机,每人开4个小时,歇8个小时,凌晨2点到5点要停车休息3个小时,然后定闹表再起床。正说到这,一位乘客惊讶地问:“为啥要停3小时啊,我要投诉你,时间全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