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官员最近为服务业出版了一本手册,提供了翻译过的中文短语,以及文化方面的小建议,以便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想法,包括这条花絮:“他们对美食和酒非常挑剔。”
从全世界的怨言来看,这类指南也许有必要。不过最大的指责看似来自中国人。5月,一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卢克索发现一名同胞在有3500历史之久的寺庙的墙上刻字。拍下涂鸦的照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愤怒的公民“人肉”了15岁的破坏文物者。在其父母进行了公开道歉后,骚动慢慢平息了。
为当月一连串糟糕报道感到尴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公开指责中国游客较差的“素质和教养”,有损国人形象。《人民日报》援引他的话表示,他们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意吐痰”。
尽管汪洋进行了温和的指责,但是像《中国新娘在薰衣草花田中吵闹》之类的标题继续在国家媒体上出现。
洪晃说:“有整整一代人,学会不用注意打扮和礼仪,因为这些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尽管如今中国人对西方思想更加开放了,可是在与外面的世界实际交往时,这不一定被完全理解。“他们认为,‘礼仪滚一边去。只要我有钱,外国人将向我的钱低头’。”
报道称,大多数中国内地度假者在国外度过了美好时光。5月,53岁的黄洪林(音)和妻子付了8000美元参加了一个美国16日行旅游团。他上一次去美国是25年前的商务之旅。那是在他作为贸易公司老板加入中国日益扩大的中产阶层很久之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