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赵威 实习记者 杨超)老人入住宾馆洗澡时不慎摔伤,宾馆因未设无防滑设施承担责任;消费者在超市购买蒜薹,标签价格每市斤4.00元,结账时,每市斤价格涨至4.90元……
昨日,省工商局公布今年一季度全省12315维权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汽车、手机、家具以及宾馆服务等多类商品和服务领域。
超市多收1.8元 构成消费欺诈
案例:辽阳市消费者高先生在超市购买了蒜薹2斤,标签价格每市斤4.00元,结账时,在收银台打出收银小票变成了每市斤4.90元,超市多收了1.80元。
经过工商调解,超市负责人当场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并退回多收的1.80元,赔偿500元。
12315点评:本案中,超市商品的标注价和结算价不同,是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诱导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做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构成了消费欺诈。
针对有些商家消费欺诈的做法,消费者一定要在购物过程中多看、多询问、交款时要认真核对商品的价格与标注价格是否一致,避免被商家所欺骗。消费者也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掌握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果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类似的消费欺诈情况,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既可以自己与商家协商相应的赔偿事宜,也可以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请求工商人员帮助自己维权。
汽车4S店维修换件 使用旧部件
案例:盘锦市消费者杨先生在4S店购买一辆汽车,开几个月后发现车底漏机油,随后送到4S店维修,维修后,杨先生发现4S店换的是旧油底壳。经工商调解,该汽车4S店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同意换成新的油底壳。
12315点评:消费者遇到此类欺诈的侵权行为,可按照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