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是否换来感谢?10%受访者说“没有”
近期,公交车上让座引发的各种纷争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让座本是尊老爱幼、彰显传统美德的良好体现。遗憾的是,因一时冲动和愤怒,本是文明窗口的公交车内却变成了打骂的直播现场。
记者通过超Q的形式对沈阳网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网友愿意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群体让座,这说明给弱势群体让座的传统美德在沈阳并未走远。
不过,在欣喜于受调者中愿意主动让座的占大多数时,也不要忽略了犹豫的一部分。在调查中,有36.8%的受访者选择看情况。而对于让座后(或接受让座时)是否听过(或说过)“谢谢”,有63.2%的受访者选择“经常”,26.3%的受访者选择“偶尔”,还有10.5%的受访者选择“从不”。
暴力换不来公德心
由此可见,公交车上让座没有既定标准,主动让座者理应得到众人的赞扬。对于那些不让座的行为,当事人也不能一味强制索取,更不能采用极端方式要求他人让座,不文明的辱骂和暴力行为永远换不来可贵的公德心。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大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多一些相互理解和宽容,少一些愤怒和冲动,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 白昕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