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沈阳溪林社区在300年前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白沙滩。溪水淙淙,小鸟啾啾,并有一片青青的柳树林。
清太祖努尔哈赤侄亲路经此处,见到如此美景,不忍离去,在此留下一首小诗,诗首含有“溪林”两字。
如今,居民们特意立下诗碑,并开设两条“孝道”,许多不愿回家的年轻人因此受到触动。
沈阳社区现神秘诗碑
昨日,记者来到沈河区丰乐街道溪林社区,在社区南侧有一条长长的小路,一侧是望不到头的浓密的杨树林,路边有长椅和欧式路灯,还有一个1米多高的石碑倒在林中。
一面写有“诗碑题记”:“溪林社区原名溪林村,其名缘于努尔哈赤五叔祖包朗阿的重孙密雅纳拜祭祖先途经此地,被美景所感而写的一首小诗。岂料,返回途中,思亲悲戚,染患伤寒,竟卒于斯,遂葬于此,世称前清坟。至此,一段孝亲故事流传至今。时逢盛世,溪林人感念其孝,特立诗碑誌之。”
另一侧就是诗碑的主题:“清波反向奔西流,溪水淙淙解人愁。林鸟啾啾逗尔乐,天缘有份再来游。”
为此,记者找到71岁的溪林社区居民贾中仪。贾老师退休前是五三中学的校长,从建溪林社区就住在此地。
贾老师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才叫溪林社区,五十年代这里叫溪林村,也是根据这首密雅纳写的诗中“溪林”两字得名,而之前这里叫前清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