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如何让刚刚脱贫的农户真脱贫、不返贫,是一个摆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现实问题,这也长期困扰着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镇第一副书记杨德君。作为辽宁师范大学派出的驻村干部,近三年来他紧密联系贫困户,经常在田间地头话农经谈发展,对此他有着自己的思考。

  杨木川镇金坑村二组村民王丕琴今年73岁,患老年疾病,儿子不能干重体力活,生活长期贫困,被省政府确定为精准扶贫户。2016年,通过经营管理10亩板栗,全年净收入6000元,实现初步脱贫。可是脱贫后怎样才能不返贫?一旦返贫怎么办?想扩大产业,可既缺少资金又无劳动力,这一直困扰王丕琴。杨德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来到她家,鼓励他们相信党、相信政府,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他坐在炕头上同村民促膝谈心,实地考察脱贫户,发现该户居住地依山傍水,环境舒适,噪音小、湿度低,适合发展养兔产业。

  三月初,杨德君自掏腰包8000多元,从沈阳种兔场购买18只种兔、800斤专用饲料、养兔设施、排污环保材料送到王丕琴家中,并送来养兔技术光盘、书籍。为了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他又在大连庄河为销售成品兔找到了长期的销路。

  这让王丕琴看到了新的希望。她和儿子每天起早贪黑采集饲料,像爱护孩子一样养护着小兔。现在每只种兔长到六七斤了,还有5只母兔产仔,每窝都六七只,预计当年出售成品兔、幼兔的净收入在1万元以上。现在的王丕琴脸上总是挂满笑容,常常跟邻居讲:“党和政府不但帮我们家脱了贫,还牢牢地为返贫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而为农户筑起返贫防护墙的杨德君并没有停止脚步,他说:“脱贫只是第一步,取得攻坚战的胜利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