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都在递减,辽宁也不例外。2019年,我省13.25万人脱贫,128个贫困村销号,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这意味着,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之初的126万人减少到去年年底的1.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4%下降到0.06%,179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15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全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户施策、精准发力的喜人成果;是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熬日子”到“奔小康”,激发出的内生动力,凝聚起的强大攻坚合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法阻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铿锵步伐。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坚决克服疫情影响,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好,跑好“最后一公里”,答好脱贫“收官卷”,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我省代表陈健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今年辽宁要在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创新经营方式和利益连接机制,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强市场开拓,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绿色优质高效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要帮助农民依靠科技稳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作为农业领域专家,李天来委员建议,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构建国家、省、县(区、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体系;设立乡村振兴定向研发和科技服务专项,引导科技资源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前沿聚集。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从事教育工作的王家娟代表建议,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的家庭和孩子,让孩子们有更光明的未来。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防止因病因学返贫,还需要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何伟委员建议,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短期轮换工作。同时,在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设立专项经费,降低新农合补偿及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模式,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唐廷波代表建议,要加大社会帮扶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我们村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合作社打造出国家3A级景区,为群众脱贫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还要继续发扬战“疫”精神,急而不乱,快马加鞭,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在辽宁大地如期实现。

  来源: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