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大棚蓝莓成熟期,这几天,位于开原市威远堡镇政府对面的威丰蓝莓种植采摘基地里热闹非凡,陆续有蓝莓收购商来收货,工人们在大棚里忙碌地采摘成熟的果实。摘下一批、拉走一批,合作社的蓝莓供不应求。

  5月25日,记者驱车前往威丰蓝莓种植采摘基地,接近目的地时抬眼望去,20多栋大棚整齐排列,颇为壮观。走进大棚,记者发现棚内更是别有洞天,大棚里配有自动的调温控制系统,还有水肥一体化设备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凸显了大棚的高科技。“去年我们对大棚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改造,增加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不仅实现了水肥喷洒更均匀,也节省了不少劳动力。”正在棚里查看蓝莓成熟情况的陈词说。

  陈词,威丰蓝莓种植采摘基地负责人,带着一副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说起话不紧不慢,就是这样一个憨厚老实的年轻人,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多年努力,成为了村里响当当的蓝莓种植大户。

  “别看这小小的果子不起眼儿,我可是在发展蓝莓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提起蓝莓发展之路,陈词感慨颇深。2016年,陈词承包下镇里一处闲置的花卉种植基地,成立威丰蓝莓种植合作社,开启了创业路。“当时花卉种植基地已经闲置很多年,大棚只剩下了骨架,基本都是重新建设的,为了采摘运输方便,还在基地里修了水泥路。”陈词说,创业的路不好走,付出很多、压力很大,但也收获很多。经过三年的缓苗期,去年大棚蓝莓迎来了首个丰果期,在控制果量的基础上,蓝莓产量达到3000多公斤。

  由于蓝莓树喜酸性土壤,而当地的土壤和水质都偏碱性,合作社每年都会适时给蓝莓树补充酸类肥液,调整土壤酸碱度,保证蓝莓的口感。“我们的蓝莓口感酸甜,耐储耐运、品质高,首个丰果期就赢得了客商和采摘游客的一致认可。”陈词高兴地说,去年,鞍山的客商看准了基地蓝莓的好品质,与合作社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因此,今年基地的蓝莓大棚不再开放采摘,全部批发销售。

  日常管理、疏枝、采摘……威丰蓝莓种植合作社成立后,吸纳附近村民到合作社打工,每年可带动百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百姓致富增收。

  威远堡村村民徐斌就是受益者之一。以前,徐斌主要靠外出打工赚钱,每年可收入近3万元,简单维持生活,一年到头剩不下钱。威丰蓝莓种植合作社成立后,徐斌就到合作社打工,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每月工资5000多元。徐斌告诉记者,现在他把合作社当成了自己的家,对待棚里的蓝莓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十分爱惜。

  “我都已经65岁了,在哪打工能要我啊,合作社却不嫌弃,我知道这是照顾我。”提起合作社,村民罗颖华满是感激。她告诉记者,每天在大棚里干点力所能及的活,一天就有80元工资,一个月就能赚2000多元。

  “今年我打算到外地聘请专家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蓝莓的产量和质量。”陈词表示,希望合作社能够越来越好,争取带动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