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工农业基础薄弱,有限的土地顾得了吃,就顾不了穿,纺织品异常紧缺。要解决百姓穿衣问题,根本办法就要靠化学纤维。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决心大手笔引进石化装备,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由毛主席亲笔圈定建设的中国北方最大化纤基地在东北最早的城市辽阳市东南部规划建设。当时,周恩来总理和法国总统蓬皮杜讨论这一项目的合同签订引起世界轰动。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交流与合作。

  最终,4套引进的化工化纤设备中,化纤种类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套放在了辽阳,辽阳石化由此诞生。

  1979年1月,辽阳石化生产的第一批纤维原料织成涤棉细布,宣告国产“的确良”正式诞生。当时辽阳石化每年生产的化纤原料相当于430万亩棉田产量,如果全部织成的确良,可保证每年全国人均“七尺布”。五年后,中国正式宣布取消布票,穿衣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到“八五”末期,辽阳石化累计生产化工化纤产品360万吨,连续6年位居全国百家经济效益最佳企业前列。第一次创业,为我国摆脱对进口化纤原料的依赖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80年代末,围绕摆脱“小油头、大化纤”瓶颈制约,辽阳石化开启了第二次创业的艰辛历程。

  随着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项目的二期工程投产,辽阳石化建成了国内重要的炼化生产企业和千万吨俄罗斯原油加工生产基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当时国内化纤行业的排头兵,初步显现大型石化基地的雏形。

  然而,在国内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情况下,辽阳石化的“燃料型”短板依然挥之不去。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历经起落沉浮,辽阳石化如今正大踏步进行在第三次创业的征程中。

  “三年三步走、五年大跨越”。随着总投资52.65亿元的新一轮东北振兴计划、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俄罗斯原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成功投产,辽阳石化的重整加工能力达到年产330万吨,开始形成炼化一体化优势。

  目前,辽阳石化已经规划了年产30万吨聚丙烯、200万吨芳烃增效改造等优势化工项目,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变的路线图更加明晰。

  从“毛主席圈定我施工,建设辽化多光荣”到如今“撸起袖子加油干”, 从摆脱连续12年巨额亏损到持续盈利,从打赢炼化转型升级战到赢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赞誉,辽阳石化从历史的捆缚中挣脱,从传统的思维中觉醒,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越发坚实、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