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乘坐火车的感受让人印象深刻:半开的车窗,喧哗的车厢,特别是耳朵里充斥着车轮与钢轨接触发出的 “哐当,哐当”的声响……这已成为人们脑海中的深刻记忆。今天,当人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动车组列车上,再也听不到记忆里的“哐当”声,即使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中,车厢内竖起的硬币也不会倾倒。从过去简陋的出行环境到现在美好、舒适的乘车体验,这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无缝线路的运用。

  “过去铺设铁路使用的是短轨,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钢轨接头,火车一过车内噪音很大,旅客感觉不舒服,维修工作量也很大。”沈阳工务段技术科工程师邓亚朋介绍说:“今天使用的长轨是厂家生产的100米定尺轨,在焊轨基地焊接成长轨条,利用长轨运输车运送至铺轨现场。在现场和道岔区段,我们使用铝热焊接和胶粘冻结等技术,将其焊成更长的轨条,全面消灭接头,实现完全无缝化。”

  原沈阳工务段转弯桥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毛聚珍回忆说:“我参加工作直到退休都在沈阳工务段,在繁忙的干线上干了40多年。过去,仅1公里线路就有82处钢轨接头,钢轨病害和枕木不良问题随处可见。春秋两季,线路工每天都忙于更换钢轨和枕木,我们车间的维修任务得200多人才能完成。如今,线路质量发生了根本转变,相同区段的生产任务只要30多人就能完成。”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完成第六次大提速,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动车组随之投入运营,中国迈入高铁时代。为服务高铁建设,2008年,沈阳工务机械段开始筹建沈阳南焊轨基地,第二年基地便投入试生产。该基地应用先进的数字化焊接设备,将两根钢轨端部瞬间加热至1000摄氏度以上,通过压力让它们连接在一起,再经过一系列数控高精度打磨、校直、热处理、探伤等,21个生产工位的深加工、135个项点的综合检测,最终达到钢轨焊接质量要求。“在沈阳南焊轨基地,我们把钢厂轧制的100米长钢轨再延长5倍,焊接成500米的超长无缝钢轨,焊接的接口都控制在十分之一毫米级,比头发丝还要细。”沈阳南焊轨基地主任李铁魁自豪地说。截至目前,该基地焊接的长钢轨已达1.6万余公里,这些焊接好的钢轨被铺设到了京广、京沪、哈大、京沈等不断延伸的高铁网络中。

  2012年12月1日,4列高寒动车组列车同时在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鸣笛首发,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哈尔滨至大连的哈大高速铁路全长921公里,全线使用无缝线路,即一根钢轨从哈尔滨一直连通到大连,其间没有缝隙。与传统无缝线路不同,哈大高铁不仅全部由“百米轨”焊接而成,而且全线采用大号码无缝道岔,解决了高速铁路大号码道岔无缝化、长大桥梁及高架站铺设无缝线路等重大难题。

  哈大高铁自开通运营以来,经受住了酷暑和严寒天气的严峻考验,逐渐改变着沿线百姓的出行方式,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钢轨无缝技术大大提升了高铁列车的安全性,“天衣无缝”的高速铁路交通网,让中国高铁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王锐 苏博 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