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东鸭绿江中朝友谊桥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无论酷暑严寒、风霜雨雪,都始终以标准的站姿,目送着桥上的一趟趟列车安全地通过。然后向着国境线方向走去,用“火眼金睛”检查着桥上桥下的每一处设备。历经六十余载,连续刷新安全纪录,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他们就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工务段中朝友谊桥巡守员。

  中朝友谊桥(又名鸭绿江大桥,简称江桥)是连接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陆路口岸的重要通道,1943年建成投入使用,1955年经中朝双方商定批准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在其下游约100米处就是丹东著名的旅游景点——鸭绿江断桥。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了确保江桥的安全,原安东工务段(现丹东工务段)在此设立了鸭绿江大桥巡守作业组,每天不间断地对大桥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线路、桥梁的隐患,确保运输通道安全畅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饱受战争创伤的鸭绿江大桥上的铁路线、公路线以及桥梁等设备条件非常差。桥梁上弹孔、裂纹随处可见,没有工作标准,没有巡守路线,没有检查重点,……一切需从零开始。为了守好这座桥,第一代巡守员把家搬进了车间,住进了巡守房。从梁体到墩台,从铁路到公路,从上桥端到国境线,他们用双脚一步步测量,用怀表一分分计算,用铅笔一项项归纳,摸索着整理出一套江桥巡检标准和鸭绿江大桥巡检图,这是第一代巡守员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把每一步走好,把每一处看好,因为这里是国门,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

  这句话,被第一代巡守员们用毛笔写在纸上,贴在巡守房内墙上,作为“江桥巡守精神”。这句话也成了每名巡守员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

  当时,巡守员接车,要将信号旗立起,与肩平齐,目视列车开来方向,与列车尾部的运转车长进行确认线路情况,火车司机则要鸣笛示意,在确认列车安全通过大桥后,才继续进行巡检。 87岁的第一代巡守员、共产党员许衍利回忆道:“那个时候条件是真艰苦啊,10多平米的小屋里,我们和车间干部挤在一起,屋子里就一张办公桌和一把长条椅子,再有一个铁皮做的‘洋炉子’。因为物资匮乏,寒冬腊月里穿的也少,桥上的风还大,冻的身上都发紫。巡检回来往炉子里加点干树枝,弄得满屋子都是烟尘,呛的人喘不过气来,刚暖和一会,然后又出去巡检。”在那个时候,巡守员每天出巡多达30余趟,赶上车多的时候巡检的次数更多。吃饭都是用老式的铝饭盒,从家里带点饭菜放炉子上热一下就行了。

  艰苦的环境、老旧的设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时刻考验着第一代巡守员。

  1996年的春季,丹东工务段组织桥梁维修技术骨干,对鸭绿江大桥(中国一侧)钢梁梁体进行整修,使它焕然一新。徐振海正是此时由一名桥梁工改职成为第二代江桥巡守员的。在上班的第一天,他接受了“江桥巡守精神”教育,看着墙上已经泛黄的文字,听着老师傅们的叮咛,他好似得到了“真传”,深刻体会到巡守工作责任重大。

  同时传承给他的还有信号旗、防护口笛,以及一件“宝物”,那是一个外表已经磨得铮亮的单肩帆布背带包,里面装着江桥巡守员每次巡检用的必备品:螺栓、铁锤、响墩和火炬,整个背包重达20多斤。

  “那个时候的江桥巡守员的右肩膀上都有一道被背包带勒出来的‘痕迹’。”徐振海说,“这道‘痕迹’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巡守员值得自豪的资本,‘痕迹’越深,说明做巡检工作越久。”

  巡守员每一次的巡检都是一次“负重越野”,不仅要有好的眼力和记忆力,还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每天背着20多斤重的帆布包,按图巡检5次以上,走行十余公里,这对巡守员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种考验,但是他们没有因此简化巡检程序,因为他们心中始终牢记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

  随着中朝经贸合作的发展,列车运行密度加大,巡守员的接车位置不只固定在巡守房边,也会随“车”应变。巡检时,哪里有列车通过,他们就站在哪里接车。黄色的旗帜、标准的站姿,帅气的转身,已成为鸭绿江大桥上不容错过的一道亮丽“风景”。

  进入新时代,祖国科技迅猛发展,现代化通信设备得到普及,江桥巡守员身上的这个单肩背包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背包里的响墩和火炬,也都成了江桥巡守工作历史的见证。巡守员的“装备”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防护必备品只有对讲机、信号旗和GPS手机。鸭绿江大桥经过几次大型的维修,公路铺成了板油路,线路轨枕也进行了更新换代,钢轨也换成了50KG的,桥上的基础设备质量得到提升,巡检作业工作标准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老一辈巡守员传承下来的‘江桥巡守精神’和巡守工作标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每次巡检都会牢记使命,按章操作。小到一颗螺栓的松紧程度,大到江桥钢梁的结构变化,都要及时发现,果断处置,确保大桥安全。”现任鸭绿江大桥巡守员李民说。

  历经八十余年的雨雪侵蚀和江水冲刷,鸭绿江大桥墩台需要更精心地呵护。李民巡检到大桥中间两国交界的地方时,使用GPS手机与车站驻站联络员进行联控,准备下到桥梁墩台处进行检查。他掀起桥梁墩台上方的一块步行板,踩着近2米高的梯子,下到桥下的桥梁墩台处,检查墩台状态。“这是大桥的‘根’,每次必不可少的程序,哪个墩台要重点看,哪处设备要重点查,这都是老一辈巡守员在一次次巡检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李民一边检查一边说道。

  “夏天一身水,冬天一身冰”,这是对江桥巡守员们一年四季工作的真实写照。在三伏天,一天巡检下来,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出了“万国地图”。李民完成一次巡检工作后,在桥头回望了一眼大桥后,深情地说道:“桥啊!就好像我们巡守员的家人一样。”

  2010年8月,丹东地区遭受一场强降雨袭击,鸭绿江水位持续上涨,逼近桥面。休班在家的李民挂念着大桥的安全,他冒着瓢泼大雨,来到桥头加班看守。临近傍晚的时候,发现有异物卡在了墩台处,他和工友不顾个人安危,做好防护措施后,系上安全带下到了桥墩处,用铁锹将异物移开,确保了大桥安全。

  如今,在这个巡守组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遇有老巡守员退休和新巡守员上岗时,都要在大桥的界碑处举行一个简短的工作交接仪式。同样的一句话,在江桥巡守人中口耳相传:“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国门,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我们所走行的路线就是国境线,严谨细致检查桥梁每一处,当好这座见证历史桥梁的‘守桥人’。”

  时光穿越了一个甲子,一座桥、两条路、三代人,人员在更替,设备在更新,始终不变的就是老一辈巡守员们留下的“江桥巡守精神”和在他们心中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

  (迟金海 邹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