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晓畅)紫荆山麓,圣泉钻探首开先河;九华山下,花园温泉酒店建设正酣;渤海北岸,龙栖湾温泉度假山庄紧张筹划;凌河北园,海韵国际温泉度假区已具雏形;义县聚粮屯,打出日自流量达3200吨的温泉井,省内罕见……这一系列开发建设项目无不与“地热温泉”四个字紧密相连,这一切,又无不彰显出近年来我市向温泉旅游进发取得的累累硕果!
我市的温泉旅游开发,置身于辽宁打造“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宏大背景,借东风乘势而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在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强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锦州温泉旅游产业”的理念,把打造“辽宁西部温泉旅游名城”和“珍奇之泉”的锦州温泉旅游开发,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大旅游格局中的重中之重。
自2010年5月始,我市温泉旅游开发以地热温泉资源普查为标志拉开序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温泉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力对锦州的地热温泉资源进行了农村以乡镇到村屯、城市以街道到社区的地毯式普查。发现了具有开发价值的地热温泉资源合计达30余处,科学详实的普查结果,表明我市的山山水水、地上地下都具有丰富地热温泉资源,且分布广阔,潜力无限。从而更加坚定了我市开发地热温泉资源,打造“辽西温泉旅游名城”的信心。
凡事预则立。日前,记者在市温泉开发办看到一部装帧精美的《锦州市2012——2016年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市温泉办的王宏主任告诉记者,这是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历时8个多月,精心编制的长达3.5万字的“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这一规划,以省市确定的温泉旅游项目为重点,结合我市新城区、新市镇、旅游集聚区建设及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旅游业整体品质提升,特别是解决旅游产业半年闲问题等诸方面,谋篇布局,精心编制。《规划》全面分析和考量我市地热温泉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和环境优势,提出了温泉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总体布局及发展目标,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温泉旅游产业提供了较为科学、权威的指导和遵循。据悉,随着近年全市地热温泉开发的突飞猛进,有关部门正准备着手对《规划》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一批重点地热温泉项目的开工建设,使我市的温泉旅游开发形成了洪流,势不可挡。2011年8月17日,在锦城的温泉旅游开发史上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锦州城东紫荆山麓的百官农场,钻机轰鸣,人声鼎沸。我市首个温泉旅游开发项目——锦州紫荆圣泉温泉度假村一期工程在此开工建设。从此,我市的地热温泉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实践和奋然前行,我市的地热温泉开发遍地开花,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两年前,在锦州地区地热温泉还是一片空白,如今,已拥有成井8处,各种温泉,堪称奇迹。来自市温泉办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地热温泉项目开发已完成物探定点22处,温泉企业已开工建设的5家,有的将在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前投入运营。
据悉,随着地热温泉资源物探和开发的不断升温,我市已实现“地热资源历史性大发现”,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义县聚粮屯打出的日自流量3200吨的温泉井,省内罕见,国内亦是凤毛麟角。不仅如此,大有经济区的优质氟泉,沈家台的优质硫泉,凌河区的优质锶泉等等,特色纷呈,无比珍奇。这一切,也正在说明,我市已具备了规模开发、持续开发温泉旅游的地质资源,解决我市旅游产业淡季半年闲的问题已是曙光在前头。
战斗正未有穷期。锦州的地热温泉,无疑将开辟旅游产业的崭新天地;锦州的温泉旅游也必将跨过雄关漫道,直达理想的彼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