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讯(记者 孙林)“沈阳将于2017年,提前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春明26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说。
2017年,比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2020年提前了3年。顾春明认为,作为中国的区域中心城市,沈阳有能力,也有必要走在前头。
顾春明进一步解释说:“到2017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之所以这样说,我们是经过认真研究和科学测算的”,顾春明如是说。
这位沈阳常务副市长用“有机遇”、“有基础”、“有差距”、“有可能”来形容沈阳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顾春明解释说,所谓“有机遇”,主要是拥有国家继续深入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大力支持沈阳经济区开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两大机遇。
面对机遇,沈阳也需要做好准备,有扎实的基础。顾春明用一组具体的数字来描绘沈阳的“基础”。
“根据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确定的6个监测子系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和23项具体监测指标,沈阳市2011年的实现程度已达到94.7%,比全国高14.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8.2个百分点。”
他继续举例:“一些具体指标,包括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城乡居民收入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沈阳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
在用数字引证沈阳“有可能”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顾春明也毫不避讳这其中存在的“差距”。
他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社会安全指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这几项指标,沈阳距离百分百的实现程度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对比‘北上广’等城市,沈阳的差距更为明显”
“面对这些差距,沈阳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攻坚克难”,顾春明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