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飞家庭赵晨飞家庭

  赵晨飞,沈阳人,1985年生,出生时因缺氧造成重度脑瘫。晨飞的行为和语言能力极度受限,她无法像常人一样说话,无法控制自己的四肢,头部也会不由自主地左摆一下、右摆一下。二十三年来,她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读过六年特殊教育学校却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还包括百余首古体诗歌。晨飞以残弱的躯体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因为出生时缺氧,晨飞一出生就患上了脑瘫。为了照顾晨飞,妈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全家只靠爸爸每月四十元的工资生活,生活难以支撑。为了既能照顾晨飞,又能赚钱补贴家用,在晨飞两岁的时候,妈妈去学了服装裁剪。从此,晨飞在缝纫机的“轧轧”声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妈妈做活的时候就把晨飞放在自己身边的衣服堆里,渴了饿了,就边做衣服边喂她吃点东西。有时候妈妈不忍心,就在双脚踩压着缝纫机的脚板的时候,把她抱在怀里,让她可以活动一下。

  晨飞渐渐长大了,虽然行为和语言能力极度受限,但她特别聪明,妈妈教给她古诗绝句,只要一遍她就能记住。晨飞的语言极度含混不清,只有妈妈能听懂她的话。妈妈从小就教给晨飞要自信,只要有时间就带她出去散步,每当有人问起晨飞的情况,妈妈总是鼓励晨飞回答,妈妈说:“你能说得就说,不能说的妈妈说,只要有妈妈在,什么都别怕。”就这样晨飞虽然与人交流有障碍,但有妈妈在身边翻译,她的生活不封闭,因此也养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

  晨飞智力正常,非常渴望上学。晨飞妈妈走遍了当地的所有小学,可是一听说是晨飞是做轮椅的脑瘫患者,学校都不愿接收。2003年的一天,西丰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周雪雁来她家做衣服,看到了母亲身后孤零零的晨飞,心疼得不行,他们学校接收了晨飞。

  在特殊教育学校,晨飞和班里的聋哑同学一起学习文化知识,她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无论刮风下雨,她从来没有迟到过。为了不给老师添麻烦,她在学校一天几乎不怎么喝水。她行动受限,只能靠眼睛看,耳朵听,脑子记。看书非常困难。晨飞只能用下巴翻书,每翻一页书,晨飞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气。她从来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

  不能用笔,对于晨飞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她始终都要由老师或者母亲来帮助。晨飞很希望自己能够写字,她和妈妈尝试了很多方法来锻炼手的功能,可是收效甚微。2003年,一位好心人给她买了一台电脑。不用动笔,仅仅触动键盘,一个一个文字就出来了,电脑的到来,好像给这个不幸的姑娘安装了另外一只手,让她写字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晨飞只可以勉强控制自己的头部,她先学会用下颌控制鼠标,一点点蹭,用力小了、用力大了,都会定位不准。同时她又用鼻子熟悉键盘,别人是用手一边打键盘一边看屏幕,可是她不行,趴在电脑上是看不到屏幕的。用下颌和鼻子打字,有多大的难度可想而知。练着练着,晨飞的鼻头和下颌肿了、磨破皮了。妈妈心疼她,让她别练了。可是,这是唯一的写字方法,晨飞没有退缩,也不能放弃。经过刻苦训练,晨飞学会了使用电脑打字:从刚开始十几分钟打一个字到一分钟打6、7个字。这其中的艰辛的汗水只有晨飞自己知道。

  晨飞以鼻尖和下颌敲击键盘 ,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写下了一本文集。谁都无法想象,这一篇篇文章的背后需要晨飞付出多大的艰辛,她打出一首诗歌要用几个小时,而一篇散文则要花费好几天的功夫。鼻子酸了、肿了,妈妈会帮她揉一揉,揉完之后晨飞再继续写作。

  如今,赵晨飞历时5年写下的20多万文字被集成《不屈的天使》出版,书中充满了她的感激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爱的信息。赵晨飞说,她一方面希望用文字来感谢社会各界对她的关爱,另一方面希望借此书与所有残疾朋友共勉,一起分享坚强与爱。

  赵晨飞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其中有铁岭日报、铁岭晚报、辽沈晚报、辽宁日报、共产党员周刊、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新北方”节目、辽宁电视台“新发现”节目等等。在2005年,她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评选。2014年全国硬地滚球锦标赛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举行,赵晨飞作为运动员获得BC3级比赛第二名。

  对于赵晨飞的成长和取得的这些成绩,她的母亲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赵晨飞的母亲马书艳,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是命运却对她不公:30年前,因为赵晨飞患上脑瘫,从那时起,赵晨飞30年如一日守护在女儿跟前,演绎着一位母亲最普通,却又最高贵的“母爱”。

  赵晨飞和母亲的家房间不大,有点昏暗,可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赵晨飞的母亲一直用责任守护很简单的幸福。在孩子患病初期的时候带着患病的孩子四处求医,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在当时全家人的工资只有40多元的时候,马书艳带着孩子到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医院看病。虽然都没有看好,可是她依旧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马书艳暗下决心:不论今后的路有多艰辛,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就要好好的照顾孩子一天,就要用责任守护这份简单的幸福。

  在求医无果后,马书艳在家精心地照顾着孩子。虽然赵晨飞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可是她的身体在一点点的长大。孩子两岁多的时候,马书艳到哪里去,都会带上孩子,她也很乖巧的坐在那里。那张白净的笑脸很惹人喜爱,很多人见了孩子都对马书艳讲:“这孩子长的真漂亮,看着也不像一个有病的人,如果每天坚持带着她锻炼,说不准今后能够出现奇迹。”马书艳也这么认为,她每天再累都要带着孩子扶着墙边走一个多小时。多年来,马书艳白天从未坐下休息一分钟,晚上从来没有12点前睡觉,只要有时间都会和孩子说话,教她走路。

  有人劝马书艳你已经照顾她三十年了,和丈夫也离了婚,已经尽了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干脆把她送到福利院,自己也享享福吧!”面对亲人的奉劝,马书艳拒绝了,孩子是她的全部,只要她在一天,就要给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30多年来,在马书艳的悉心照料下,孩子赵晨飞快乐的生活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的时候,马书艳就这样默默的守护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