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发家庭张仲发家庭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是避风的港湾,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生命的内涵。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家庭,像其他家庭一样,温暖幸福,但不一样的是,这个家庭肩负着一项重要的责任。

  张仲发家庭是虎石台街道古城新都社区居民,张仲发出生于1945年,汉族,群众,小学文化,其妻子王延玲出生于1948年,汉族,群众,张仲发是张氏皇苑龙的第十五代传承人,第十四代传人都已经故去。张仲发成为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最年长,最德高望重的领头人。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已经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于2008年7月被评为沈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4月被评为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仲发带领的张氏皇苑龙舞龙队伍,扎根群众,服务社会,积极保护并推广皇苑龙舞龙传统民间文化,也得到了妻子王延玲的积极支持。

  一、肩负责任,传承舞龙文化艺术

  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是具有浓郁中国北方宫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张仲发家族作为皇苑龙舞龙技艺的传承人,深深了解舞龙技艺的文化精髓和内涵,也认识到舞龙技艺作为民间文化正需要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了使这一项民间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张仲发家族开始认真记录每一次的舞龙表演,自费购买专业的摄像机和录音设备,记录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并在虎石台文化站吴丕石先生等人的帮助下开始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仲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当时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张仲发家族传承人用最快的时间完成了一条新龙具的制作,并完成了“张氏皇苑龙”出洞仪式,辽宁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对出洞仪式进行了全程报道。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08年7月,沈阳市人民政府终于批准了“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加入沈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群众的喜爱,文化部专家的认可,让张仲发家族认识到“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舞龙技艺文化是他的责任。

  2008年,张仲发家族和虎石台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支持下,递交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申报过程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省级申报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申报文本有固定的规范模式,要逐步精准填写,还需要图文并茂。舞龙的每个套路需要文字说明内涵含义,还需要有图解解释套路的行进变化。由于张仲发家族成员文化水平都不太高,刚刚开始时感觉到困难,但有志者事竟成,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精心培养下经过努力学习终于完成了文本的制作。当把文本送交到市非遗中心时,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文本过于繁琐,需要精简。文本又一次的拿回来重新整理。经过努力认为可以通过。经过一段时间等待,文化馆的李馆长来电话,要求去文化厅非遗中心。在张氏帅府旁的一个大院内,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把我的文本拿给我说“文本需要更加细化,同时对照文本还需要有相应简短的关于“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视频短片简介。按照要求回到家,把没有删改的文本又一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次,比对上一次的申报文本,添加和删减一部分内容。可是由于视频短片不会制作,只能求助于文化馆,经过和文化馆李馆长的沟通,把之前用DV拍摄的视频结合文化馆老师拍摄的共同制作了非遗申报视频短片。非遗申报视频短片不仅有视频,还要有解说,并且还需要有解说相对应的文本。有很多人有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可以了,省级申报太困难了。但是在我的坚持下,经过多次的修改,终于申报材料通过了!申报过程要求严格,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申报文本,制作视频短片,经过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终于申报成功,2009年4月,“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扎根群众,丰富基层文化建设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张氏皇苑龙舞龙队伍参与了多场基层义演活动,参加各乡“迎新春送文化下乡”演出,辽宁省“心连心”艺术团送文化下基层启动仪式,中国首届沈阳庙会文化节开幕表演等等。每逢新春佳节,舞龙队伍还会在社区内为广大居民带来免费的舞龙表演。为基层群众展现了精彩绝伦的舞龙表演,将优秀的民间文化奉献给广大群众。每一次的舞龙表演,文化馆也会支付给一些费用,但是张氏舞龙队伍共有30多人,这些费用都全部用来维修和更新龙具上,大家都是在不讲回报,无私奉献。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始终是张新吉这一代舞龙技艺传承人坚持的方向。舞龙队是基层文化队伍的中坚力量,每一次的基层文化活动,张氏皇苑龙舞龙表演都是活动中的亮点,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居民生活需求,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不仅仅在于物质条件的改善,还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张氏皇苑龙舞龙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丰富了基层文化建设。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张氏皇苑龙舞龙队伍注重舞龙文化内涵的发扬,在融入生活,融入城市中焕发生机,使舞龙技艺和文化在基层群众的记忆里得到传承。

  三、服务社会,弘扬民间文化精神

  张氏皇苑龙舞龙队伍,通过到部队和敬老服务中心等等进行慰问演出,将舞龙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赋予了更为深刻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表演为纽带,以保护舞龙技艺传承民间文化的理想信念为核心,义务演出,不求回报,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义务慰问表演中,张仲发家族舞龙队伍利用自己的方式,承担了社会责任。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新的一年中,张仲发带领着张氏舞龙队伍组织参加了“2009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开幕式演出。同年在文化馆领导的带领下参与了多次新年义务演出活动。新年到部队,到敬老服务中心慰问;到各乡参加‘迎新春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演出。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总有看不够的感觉,总想让多演一会儿。2009年5月参加了辽宁省“心连心”艺术团送文化下基层启动仪式;6月参加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此之后每年都参加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各项展演活动。

  2012年受邀参加中国首届(沈阳)庙会文化节开幕表演。这次演出是一炮而红,在庙会上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的看舞龙表演,在休息之余人们争先恐后拍照留念。之后三年中连续参加皇寺庙会的各节日活动。不仅仅是文化技艺的传承人,也是具有道德责任的的向善力量。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而张仲发家族传承人又赋予了其具有时代意义的道德精髓,使舞龙技艺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是对民间传统文化最好、最有价值的创新性发展。

  张仲发家庭承担着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传承的责任,深刻认识到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敢于肩负责任,倾尽所能,保护传统文化,使舞龙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是传承民间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积聚了民间优秀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张仲发家族做到了“前世之宝,后世宝之。”民间文化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更关系着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扎根群众,服务社会,为基层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舞龙文化赋予了深刻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张氏家族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舞龙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人。张仲发家庭与其他家庭一样幸福美满,热心助人,在肩负着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传承的责任时,起到了积极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