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素清家庭熊素清家庭

  家庭,不仅仅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长相厮守;不仅仅是尊老爱幼,其乐熔融的和谐氛围。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一个幸福的家庭,应当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勤劳的家庭、学习型的家庭、环保型的家庭。当然,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每一位成员为“她”培土、施肥、浇水,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

  熊素清,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大沟街道胡古家子村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熊素清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村里居民普及科学文化、为丰富村里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熊素清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闲下来以后的熊素清夫妇俩,是村里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精神文明村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老伴是一名退休教师,年轻的时候就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还在胡古村各个堡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他们一家,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传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几年前,熊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习的心得体会,在村部组建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村里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朋友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使村里老年朋友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提供谈天说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学习需求,熊阿姨和老伴一起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外形势的宣讲,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地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组”,曾被大沟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几年前,为抵制陋习、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农村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熊阿姨自觉肩负起村里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村里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学生活的理念以宣传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村部宣传板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知识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包罗万象。如:使用家电节能的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该从娃娃抓起等。并不失时机结合突发事件及时编写科普小常识。如:浦三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的宣传版面。并不定期刊登宣传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67岁熊阿姨和她71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传版面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很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传版面都凝聚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熊阿姨家里,常常可以看到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美的科普宣传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知识从自家传播到胡古家子村每一户的家中。

  胡古村的“快乐广场舞队”也是她和女儿一手创办的,他们家义务帮广场舞爱好者们购买了音响器材,将整个广场舞活动气氛带动的有声有色,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健身休闲。去年冬天为了怕大家收到天气的影响不能正常活动,熊阿姨就自费在自家院子里搭建了暖棚,带领大家一起用暖暖的热情和奔放的舞姿为胡古村的冬天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气。

  十年来,熊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传版面,共有167块;十年来,熊阿姨自始至终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村组文化”象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在村里科普事业上,难能可贵!她的家庭是胡古村“文艺科普最美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农村、发挥特长,用满腔热情为我们胡古村居民区普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熊素清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天,无疑是我们熊素清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