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锦州市黑山县政协常委 王冬梅(文化教育界别)

  怀揣一张地图,走遍全县942个村屯,查看308处战场,爬上207座大小山头,寻访1万余人,自己花费花2万余元,先后在绕阳河镇、薛屯乡找到了散葬辽沈战役烈士遗骸130具……这张德东坚持做这件事已经15年了,他今年72岁。

  退休前,他是黑山县的党史材料征集员、镇文化站站长。在长期的党史资料的搜集中,他燃起了重走革命遗址,让散葬烈士回家的心愿。退休后,他踏上了寻找烈士遗骸的艰难之旅。每天早上4点钟,张德东骑着自行车出门,一个馒头、一根香肠、一瓶家里的井水,就是一天的口粮。由于不会使用网络,他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挨个走遍每个实地场景,面对面的和当地人进行交流。“只要还能走路,我就会一直寻找下去。”张德东坚定地说。

  张德东

  将散葬烈士遗骸迁入陵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确认。张德东说,附近村子里的知情人他都要先问个遍,再调查、取证,一点错也不能出。他还组织村民开展座谈会,到现场指证。确定是烈士后,他再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让这些散葬的烈士尽快回到烈士陵园安葬。15年间,他积攒了一箱箱一袋袋实地调查记录,密密麻麻的笔迹,清晰地记载着他的艰辛。经过他的努力,寻找到的散葬烈士分别安葬进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和小东镇烈士陵园,终于“回家”。

  每逢春节和清明节,张德东都会去各地陵园看望他找回的这些散葬烈士们。他早已将这些烈士们当成了亲人、朋友。每次去,他都要待上半天,和烈士们说说寻找遗骸的事,唠唠黑山的变化和发展。

  除了寻找、祭扫烈士,他还继续坚持从事了一辈子的史料收集工作,并在寻找、祭扫的途中,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人们讲述黑山阻击战的故事、烈士的故事。他由衷而自然的讲述,源于驰而不息、笔耕不辍的史料收集和文字整理。床板下面、写字桌柜子里、木箱里,都装着他视若珍宝的文稿,手抄的史料,整理的文字材料,采访记录,还有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其中,他用笔记录的万余名老人讲述的故事、撰写的30万字的辽沈战役纪实,相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各大媒体上发表。这些作品让张德东获得了150余项荣誉。但在他的心里,黑山阻击战的故事和黑山阻击战的精神,比任何荣誉都珍贵。他希望自己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讲黑山阻击战故事的声音,就有烈士精神的传承。

  锦州市政协选送